来源: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:《财经国家周刊》记者 张安彤
行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,路边的“智能车联开放道路”“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路段”蓝色标识牌新鲜醒目。这里是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(京冀)示范区,2017年6月底,全球第一条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开放道路于此地对外投放使用。
标识牌背后,是政企协作共建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的探索与行动。虽然示范区建设尚处初期,从外观上看不出道路基础设施的大变,但智慧道路与交通网将是智能汽车未来自由安全通行的一大根基。
今年1月,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》(征求意见稿)明确提出了“人-车-路-云”高度协同的战略目标,指明了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方向。
在国家战略框架下,智能汽车车辆本身已迅猛崛起,与之配套的路网设施搭建,是否拥有同样的速度与后劲?
给车铺“路”
智能道路对汽车智能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的技术要求和门槛,并不比智能汽车低。
首先,智能汽车的一大特征是车路协同,这一指标的实现基于庞大的车联网,当汽车在未来车联网环境中上路,车辆不仅要能感知路面障碍,还要与道路设施进行通信。这就要求在道路的侧方、交叉路口、弯道等位置有铺设好的传感器、引导电缆、通信设施等。
其次,在基本的车路协同之外,一些专门为智能汽车或是未来汽车铺设的公路,也将从概念中解放出来,如智能太阳能道路、无线充电道路、智能高速公路,等等。
国内的“智能高速公路”试验相对成熟。去年,山东建设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,能融雪能发电,并称将来可以实现移动充电。
这种智能高速公路结合大数据统计,理论上可对所有驶上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智能化管理。比如,在大雾天气的时候,高速公路上可光标指引汽车按规定速度和路线行驶,从而实现减少拥堵、不再封路的智能化交通。
只不过,从概念到试验,从试验到落地,配得上智能汽车的“路”还需加把劲。目前,智能汽车本身的技术推进速度显然要快于配套道路搭建速度。
仅看国内一众自动驾驶初创科技企业的业务,平均自动驾驶级别已达到L4(超高度自动驾驶),部分已在着手设计L5(全自动驾驶)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。而超高速级别智能道路的推进,暂时还没有上路机会。
现阶段智能汽车的上路,更多还是在指定开放路段进行道路测试,积累数据、与路协同,从而促进开发出更多智能汽车专用车道。
此前,北京已于2017年12月确定了33条、共计105公里开放测试道路,上海也于今年3月划定第一阶段5.6公里开放测试道路。
这倒不意味着方向错误,而只是第一步。“在封闭环境的发展很重要,比如从港口等领域的突破逐步渗透到民间。”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,封闭领域的应用相对简单,经济效益也突出,对智能汽车、车路协同的发展有益。
为车建“网”
智能汽车的路网不分家,除了路,还得有整套信息交互网络。
目前,“网”涵盖三个关键技术,一个是V2X(车与万物的交互网),另外两个是人们更为熟知的移动通信网——LTE和5G。
V2X是车联网的核心技术,指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,主要分为车对车(V2V)、车对基础设施(V2I)、车对行人(V2P)三大类。
美国交通部数据显示,V2V技术可帮助预防80%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。若真正实现人、车、路的联网数据交互,行人的实时情况也都能通过交互系统传输到车上,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相比智能汽车专用道路的缓慢铺设速度,V2X发展多年,已有了较为明确的技术方向。
其一是车联网数据交互技术。除了车与车的数据交互,车与路、车与人皆是重点。
其二是高精度定位技术。即车载导航系统,且必须是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。
我国在这项技术上有先发创新优势,去年,已基本建成自主可控、全国产化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,可以为智能汽车的复杂场景带来精确到厘米级的高精度服务。
其三,终端技术。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加深,车辆本身可被视为一个大型传感器、一个控制中心、一个多接口的终端。
这就把V2X的重点再度聚焦在V(车)上,以车为出发点和回归点。如facecar体验创新总监朱佳明所说:“车作为一个传感器会连接起各行各业,体验升级的时代已经来临。”
移动通信网络LTE和5G也围绕V2X展开,LTE-V2X、5G-V2X作为V2X的“路线”,将发挥影响全局的作用。
征求意见稿提出,到2020年,大城市、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(LTE-V2X)覆盖率达到90%;到2025年,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(5G-V2X)基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。
这一美好的愿景更多要基于按部就班的标准制定和试验验证,尤其是取决于5G的商业化突破。
亟需纲提领挈
按照预期,人、车、路、云实现对话即将发生在未来几年内,如此形势下,制定系统完整的技术以及产业标准来牵动并规范车联网技术,尤为迫切。
2017年9月,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已发布《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 车用通信系统应用层及应用数据交互标准》,属于国内第一个针对V2X应用层的团体标准,对V2X大规模路测及产业化具有良好推动效应。
12月27日,工信部、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《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(智能网联汽车)》,旨在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重点地指导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。
其中,智能化自动控制、网联化协同决策等技术皆有涵盖,“智能化+网联化”融合发展贯穿“大纲”,路网建设也有了一定参考标准可循。
而据工信部给本刊记者发来的回复,下一步,相关部委将加快重点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,引导和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。
这其中的具体做法有且不限于:组织制定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;重点推进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、先进驾驶辅助系统(ADAS)、自动驾驶分级和相关功能、信息交互和网联等领域30多项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;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国际标准及法规的制定,提高我国的话语权和主导权。
在还没有完整系统的标准之前,崔东树认为,也可以鼓励企业先行先试的努力,智能汽车需要的是先突破、后规范。在多层逻辑、多项技术、多方资源融汇的智能汽车领域,先通过合理市场竞争取得技术突破不失为可行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