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第十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精彩观点集锦

0
663

4月26日,2018第十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在北京举办,本次论坛以“创新技术引领产业未来”为主题,吸引了众多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家、专家学者、协会领导齐聚北京,共同探讨智能网联、新能源、轻量化、智能制造变革大潮下,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、热点技术,共促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。下面是部分演讲嘉宾在此次论坛上的精彩观点,与大家共享!

1、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:用新的眼光、新的视觉、新的理念、新的思想看汽车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

当今全球汽车产业,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,始终是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载体,是新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有力推动力。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阶段,发展智能汽车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做出的新的、最睿智的战略选择。

2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:汽车合资股比放开 中国自主品牌只会越战越勇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、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 付于武 

股比放开会有什么影响?我觉得会深刻地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,这是不容置疑的。股比放开,中国汽车企业会直面更加激烈的、充分的市场竞争,中国的自主品牌只会越战越勇,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可怕的。如果你不强,保护又有什么益处?如果你坚强,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,竞争又有什么可怕?所以我觉得股比放开不是负面的声音,而是会激励汽车企业继续创新。

3、盖世汽车CEO周晓莺:新造车势力到底对汽车行业带来了什么影响?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盖世汽车CEO 周晓莺

第一,让汽车从原来相对封闭的、单纯的制造业变成生态系统,大家不再只想到制造本身,而是开始想怎样构建资源的圈层。这两年很多传统的主机厂、零部件公司,都在相互参股,在业务上进行战略联盟,形成一个合纵连横的构架,而不再是单兵作战。

第二,让整车厂极度重视用户体验。原来整车厂的主要任务可能就是把产品造出来,然后在4S店卖,而现在几乎所有的整车厂都在谈用户,谈一定要知道用户在想什么,如何围绕用户感知提升、用户体验提升去做整个业务流程的再造。这种改变是巨大的,意味着整车厂从原来的本我主义,转变成了以市场、客户为中心。我觉得这本来就应该是消费者享受的权力,很高兴新造车势力换来了大家的觉醒。

第三,新造车势力对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哪里?我认为是突然让大家意识到了资本加技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和可怕。当然,他们也让很多传统的汽车人终于有机会进化成一个复合型人才。比如说现在造车,老大不仅要懂车,还要懂融资,并且融资规模基本都在200亿以上,否则没法玩,然后还要懂演讲。而传统的工程师,也在慢慢进化,学习跨界知识,从过去的单点技能逐渐拓展到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,这对整个行业的进化是非常好的事情。

4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特别会长助理张军:汽车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电动化重塑产业竞争格局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特别会长助理 张军

传统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,巨大的产业变革催生着汽车新的文明和理念。互联网汽车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制造是我们可以预见的、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。今年北京车展的主题是:定义汽车新生活,汽车的智能化、网联化、电动化已经由概念转为实际应用,全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全面重塑。

5、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:中国未来一定会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潮流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徐长明

关于市场未来发展空间:我觉得我们把重心全放在新能源汽车,这个策略应该稍微做一些调整——不管什么措施,只要能节油,都应该鼓励。对于新能源汽车,将来如果说有一个利好的话,就是新能源汽车竞争强度会远远高于传统车,因为传统燃油车,在牌照上面,国家卡的很死,而新能源汽车牌照政策会相对松一些,这样市场竞争就会更激烈。

关于汽车“新四化”:未来中国一定是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的,全世界都会看中国政府的政策,各大公司也都会看中国的政策。未来,一定是别的国家融入中国,以前是我们融入世界,这次“新四化”变革下,是世界融入中国,谁不融,谁就会受到大的影响。

6、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宗巍:智能化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精益制造提供全新可能,智能制造是未来的战略制高点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宗巍

汽车产业如何践行“中国制造2025”?核心理念是:聚点成线,连线成面。在开展智能制造过程中,每一个企业都要去思考、决策、定位产品特点,先想清楚,想清楚之后立刻行动,坚定不移地开启转型征途。在此过程中,一定要面向充分互联的条件来思考自身价值究竟在哪里,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,设计自己的智能制造技术升级路线。需要注意的是,全面的数字化是核心,掌控数据是关键。

要基于新模式、新能力、新需求进行流程和体系再造,不要觉得有体系就可以了,不是这样的。现在是变化的时代,企业应该思考如果有了数据,基于数据可以打造什么样全新的商业模式,全新的商业模式又需要什么样的流程和体系,要不断进行改造,最终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、数据化,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。

要全面提升数据管控能力,因为数据能够生成价值。怎么来提供?比如说各种各样的生产设备、辅助设备,把它们都连接起来,并且通过数据信息管理系统,把这些设备产生的信息都存储起来,构建包括技术数据库、供应商数据库、成本数据库等在内的多元数据库,把这些信息都打通,取一个最优值,就非常接近智能制造了。

实现智能制造一定是长期、渐进的过程,必将伴随着巨大的困难,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。面对这种局面,企业必须做好顶层设计,不务虚、不迟疑,积极有序的行动,把握战略机遇,最后只要有若干企业实现了智能制造,也就会实现中国制造2025。

7、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舟: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由之路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舟

在当前形势下,汽车电气化目标是清晰的,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,但要达到理想的程度,还需要一段时间去过渡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方面可以加大传统燃油汽车上面节能技术的应用,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和节能汽车的应用。另一方面,坚定不移地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,这里要重点解决电池、成本以及政策等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,使整个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向着快速、平稳、健康的方向发展。

8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杨殿阁:汽车产业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 杨殿阁教授

对我们来讲,其实一直不太赞成一句话:新能源汽车或者”新四化“来了以后,中国汽车产业会实现弯道超车。我们认为,汽车产业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,也永远没有”弯道超车“这一说。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汽车的出现,从某种程度来讲,相当于在传统汽车发展基础上给我们开了一条新的跑道,在这两条跑道上,现在中国有很多技术还不成熟,国际大公司在这方面也不成熟。比如像刚才讲的发展自动驾驶的技术难点,像汽车软硬件架构、计算平台、感知能力、决策能力、自动驾驶地图、信息安全等等,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问题,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,大家都有困难。也正是因为都有困难,大家才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才给了我们竞争的机会,让我们在”新四化“来临的时候,可以有所作为,我们相信将来也一定会有所作为!

9、Synopsys汽车战略副总裁Burkhard Huhnke:软硬件协同设计,加速汽车研发的新进程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Synopsys汽车战略副总裁,Burkhard Huhnke

未来,我们其实可以用“有四个轮子的电脑”来形容我们的汽车,我们要不断对系统以及功能进行升级,同时也要收集数据,不可能只按照单一的汽车数据来进行设计。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数据来进行学习,并且开发新的功能,所以功能上的安全、网络安全是非常关键的。现在环境的复杂性越来越高,所有的传感器必须互联,车的架构也需要互联。

10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赫炎:智能汽车发展存在六大矛盾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、智能汽车研究室暨汽车软件测评中心主管工程师 赫炎

目前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主要面临六大矛盾:

第一,日益提升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,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在国内无法上路开展测试,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自动驾驶汽车和路之间的协同只能停留在示范区内。

第二,日益加速的上路测试需求和法规标准体系尚未完善之间的矛盾,特别是自动驾驶等级考试和路测准入考试,亟需提上日程。

第三,日益壮大的社会资本力量和核心技术研发速度较慢的矛盾,即技术突破跟不上资本壮大的速度。

第四,日益加快的量产落地速度和行业跨界融合程度欠缺之间的矛盾,比如在一些行业标准方面,目前还未形成统一。

第五,日益增长的出行市场需求和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。

第六,日益增快的产业发展速度和智能汽车人才培育缺失的矛盾,尤其是极其优秀的专业性人才,目前还存在较大的缺口,大家都在抢这方面的人才。

11、地平线政府关系副总裁贾志鹏:未来汽车70%的创新都将以汽车电子作为源头,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驾驶处理器会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地平线政府关系副总裁 贾志鹏

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,必须要有好的算法,这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,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数据对算法进行训练,让算法不断迭代和完善。特别对于自动驾驶来讲,拥有适应不同场景的测试数据集非常重要,比如在高速公路、城市环境、乡村环境下,因为自动驾驶算法的模型并不完全一样,这时就需要不同计算策略。

而就计算而言,作为承载算法和数据的算力,也就是芯片,非常关键,它是自动驾驶乃至人工智能大行业最基础的运算资源,跟自主创新、信息安全等国家战略息息相关。我们预测,到万物互联时代,一定会出现一批新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来抢占机会,而这其中自动驾驶芯片、自动驾驶处理器将是重点方向。

12、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赵毅: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赋能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科大讯飞智能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 赵毅

科大讯飞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,拥有很多核心资源,凭借这些资源,以及汽车行业专属的内容服务、汽车厂商的资源,科大讯飞希望为终端用户和车厂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来源。首先终端客户方面,科大讯飞希望在造车和用车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让驾驶者在开车的时候,和汽车的交互更具情感,让整个行驶过程更欢乐、更安全,车主也不用再为车辆养护而操心。

其次,车厂客户方面,科大讯飞希望助力车厂或者客户,让他们的汽车销售广告变得更加精准,可以直接定位到核心人群、目标人群,让销售变得更加高效,同时4S店也不用再头疼销售顾问不断流失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,科大讯飞可以帮助车企将销售顾问所有良好的销售经验沉淀下来,并制定一个专门针对销售顾问的更好的评价体系和培训体系,让他们的销售变得更加精准,对车主的售后服务更具针对性。

13、北汽嘉庆(重庆)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詹文章:汽车合资股比放开,有核心技术和创新精神的整车企业将引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北汽嘉庆(重庆)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詹文章

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不可逆,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原材料、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和建设,在中国都还有非常大的空间,中国也正在往这个方向走。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中,承载着诸多像电动化驱动、智能化驾驶、共享化应用和网联化服务这样的内容,最终中国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上引领世界。

不过在此之前,还需要一系列的创新,包括流程性创新、技术创新、核心零部件创新等,从而让友好排放、电子化、智能化等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,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更好的体现。

14、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平:市场机制将成为今后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因素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 副院长 陈平

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了,现在来看发生了很大变化,不管是从国家的战略定位,还是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来看,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从全球市场来看,整个形势也在变,特别是中国,从之前靠补贴、靠政府支持、示范运营来推动市场,逐步转变为靠真正的产品力来竞争,尤其2020年以后补贴的退出,意味着市场机制将成为今后拉动产业的主要因素。

15、福汽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文强:新兴新能源造车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福汽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陈文强

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方面还是改善传统汽车局面,借助新能源汽车发展契机,解决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。此外,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解决能源危机、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一种有效路径。包括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,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,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。

但就新造车势力而言,目前挑战也很明显。从企业内部来讲,第一,技术挑战,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,而是需要时间的沉淀,那么对于新造车,如何建立更扎实的技术平台,让技术走的更快,是一大挑战。第二,资金问题,毕竟汽车产业是很烧钱的,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,难以为继。第三,人才难题,现在中国汽车产业几乎都在抢占人才,每个企业都在挖人才,大家都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。

从企业外部来讲,也有三大挑战:第一,供应链挑战,现在造车的企业多,供应商虽然也很多,单真正好的供应商并不多,大家都在抢占好的供应商资源,尤其是国际上大的品牌供应商,基本上是供不应求。第二,政策挑战,由于政策的不清晰,譬如补贴怎么补,积分怎么做,后面怎么管控,都会影响到企业的一举一动,如果预测对了到没什么,一旦对政策走向预估失误,可能产生比较大的问题。第三,市场挑战,比如到底是走低端路线还是高端路线,用户现在的状态是怎样的,国内外市场现状分别是怎样的,都需要新造车企业们不断去探索,摸索生存规律,方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。

16、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中国区整车配套技术总监曲伟:48伏不是颠覆性技术,而是引进性技术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江森自控能源动力业务中国区整车配套技术总监 曲伟

目前48伏系统还停留在P0阶段,但是我们跟国内、外各大主机厂已经在进行P2系统的开发,甚至是P3、P4的开发,有了P2、P3、P4系统,能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提升?大家可以看到,有了P2、P3、P4之后,更多的能够为消费者带来驾乘体验提升的一些功能会被加进去,包括扭矩的矢量控制,精确分配前驱后驱之间的扭矩,甚至是左右两侧扭矩矢量分配。如果在P4架构上,我们对四驱系统也能够达到相当的程度,所以48伏在满足用电负荷,在后续发展延续性都有优势,这个技术虽然是节能减排技术,但是还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路线。我们听到很多声音说,48伏技术更多的是一个短暂的、过渡性的技术,如果大家把眼光放在刚才我说的两点上,大家就可以看到,48伏技术一定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坡,可以允许大家继续发掘它的潜力。

17、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渡:今后3-5年是工艺和材料科学的革命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渡

三、四年前我们就在讲,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多种材料的集成应用,就是把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地方,这也是我们轻量化的一个定义,也是我们轻量化的一个方向。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地方,成本就不会增加,这是我们中国市场中低成本车发展的方向。从复合材料,纯钢材到结合,就能做到像BMW7这样的典型案例,我觉得这是我们重点的发展方向。需要注意的是,轻量化不一定就是减成本,轻量化也会有成本代价,必须低端车用低端车的轻量化做法,高端车用高端车的做法,才符合成本跟轻量化的模型。

18、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马芳武:所有汽车材料来源于自然,最后要回归自然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 马芳武

未来汽车的材料也好,汽车的制造过程也好,都要回归物质制造的本原——物质本来是来自于自然,所以我们最后使用完汽车,其整个生命周期结束以后,还是要回归自然,这个过程中对人的伤害和对自然的伤害才是最小的。我们正在探索一些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来实现这样的一个梦想,这是整个大的循环。

19、中国汽车装备制造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韩镭:智能制造是汽车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中国汽车装备制造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 韩镭

大家都知道我有两句话,第一句话,我国汽车企业的生产线实际上都是世界一流水平,主要的生产线基本都是自动化生产线,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好、效率高,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。所以,我们现在出国看国外的汽车生产厂,跟我国的汽车生产厂水平是相当的。

第二句话,我国车企生产线的主要设备都是进口的。进口意味着什么呢?我国汽车产量连续3年都超过了2800万量,是世界第一,我们是一个汽车大国。但是我们还不强,不强在哪儿?有时候大家总说是因为缺失一些关键汽车技术,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,制造汽车的这些设备没在我们手里面,汽车行业有很多关键的设备一直是进口的,我们不能制造。所以制造的好与坏,我们心里面没有底。基于这一点,从国家层面来讲,我认为一定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机床制造装备业,开展智能制造。

众所周知,汽车零部件制造是大批量的,零件的加工质料、材质和几何精度,要求不一定特别高,不是纳米级的,不是微米级的,但是一定要求均一性,加工成本还要低。 要满足这些要求,加工就要机械化、自动化,尽量排除人为的干扰因素。而如果要形成自动生产线,线的本身要有自我学习、自我纠正的性能,这实际上就是逐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。

20、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设计院副院长李奉珠:打造数字化工厂,关键领域的集成与发展是重点

全球汽车产业峰会,智能网联,新能源,轻量化,智能制造

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设计院副院长  李奉珠

在工厂智能化方面,目前很多企业都是处于第二阶段,也就是实现系统集成,能够用ERP、MES等系统,很多企业都达到了单机信息化和自动化。但是真正要实现数字化的双胞胎,以及更高一级的借助大数据实现预测的能力,还有一段距离。

当然说一点都没有,那也是不现实的。刚才前面的嘉宾也提到了对数据的使用,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护、维修,国内很多企业其实也在做这方面的东西,对这些设备进行监控,通过监控对这些数据建立模型,然后反过来预测设备什么时候到达它的关键点,并且对它进行预防性的维护,企业也做了大量的工作。这里面有两个大的趋势:

第一,制造业发展具有复杂性、系统性特征,涉及生产、物流、销售、服务等,这就是所谓的产品全生命周期。生产涉及的因素很多,很难有一个厂家能完全把这些东西都解决掉,除非是非常大的跨国公司。但即使这样,从经济方面来考虑也不会有企业这样做。换句话说是什么意思呢?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各个领域的合作会越来越多,譬如系统供应商、软件供应商、设备供应商,传感器供应商,都需要大家的合作。

第二,关键领域的集成与发展成为重点。刚才说的软件、设备都有了,但是把这些设备连起来,利用起来,并利用好,要通过很多的软件系统。当然这里面有通讯协议,设备与设备之间的通讯,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协同问题,这是另外一个话题。但是可以判断出工业软件领域的集成与发展,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点。

如果要在工厂层级做数字化或者是智能化工厂的话,需要互联互通,无论从哪个层级来讲,设备与设备之间要能够互通。另外,工厂到管理层的集成,也要互联互通。ERP、MES这个层面要连接起来,还要能够跟供应链、跟上下游连接起来,这就是刚才说的横向集成。内部各个系统之间不能有障碍,如果有障碍的话,要有办法解决。或者上下游有问题,这些都是进行智能化工厂或者数字化工厂顶层设计时,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

文章来源:盖世汽车